國際金融動蕩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難得時間窗口,但這一時間窗口是階段性的。要抓住當前國內外對人民幣需求持續(xù)上升的良好時間窗口,及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,并且設定清晰的時間表和頂層設計的配套改革方案,以人民幣國際化推進整個金融改革繼續(xù)深化。
盡管人民幣國際化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,取得了明顯進步,但與美元、歐元、日元等國際貨幣比較,人民幣的國際化還處于十分初級的階段。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面臨多方面挑戰(zhàn)。
首先,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窗口是階段性的。從國際環(huán)境來說,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主要儲備貨幣的大幅波動、以及周邊市場等對人民幣需求的上升,成為當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推動力,并且形成了比較強勁的對人民幣的市場需求。在當前的環(huán)境下,順應市場需求進行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,就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。但是,總體來看,這個時間窗口是階段性的,一旦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逐步從危機中恢復,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難度勢必加大,因此,應當在當前環(huán)境下,更好地把握好市場需求,順勢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。
其次,人民幣國際化涉及面廣泛,需要清晰的頂層設計和清晰的時間表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在市場需求推動下的平穩(wěn)推進,人民幣國際化對宏觀金融政策、外匯管理、境內外資本流動等開始產生一定的影響,這就需要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攬子配套改革措施進行系統(tǒng)的頂層設計,形成全面的配套方案。從國際經驗看,貨幣國際化的得益者往往是企業(yè)、金融機構、居民等市場主體,政府決策部門往往面臨更為復雜的決策格局,往往對貨幣國際化采取相對審慎甚至拖延的態(tài)度,因此,在推進貨幣國際化時,應當設立清晰的時間表和明晰的頂層設計方案。
第三,人民幣跨境結算的結構不平衡。首先是,人民幣進出口結算比例不平衡,表現(xiàn)出“進口結算支出遠大于出口結算收入”的特點。這種人民幣流出遠大于流入的不平衡現(xiàn)象,既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初期的必然現(xiàn)象,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幣回流渠道不夠暢通、境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限等現(xiàn)狀。其次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結算比例不平衡。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結算是從個案試點逐步放開的,目前仍非常有限。
第四,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。從市場廣度來看,一是香港市場上現(xiàn)有的人民幣金融產品種類不夠豐富,可供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投資增值的選擇仍然有限。二是香港的人民幣市場參與者數(shù)量有待擴大、結構有待推進多元化。從市場深度來看,一是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存量有限,且增速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,則特定時期還一度出現(xiàn)增幅減緩等狀況。二是人民幣產品的規(guī)模和流動性有待改進。
而且,資本項目開放程度和投資回流渠道有限。人民幣能夠在資本項目下較為充分地自由兌換和跨境流動,雖然并不一定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,但是卻必然是十分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條件。雖然近年來人民幣的資本項目開放不斷取得進展,但整體而言還是局部的和有限的。
不過,盡管人民幣尚未強大到威脅美元的霸主地位,但歐債危機和美元的大幅波動確實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契機。
一方面,歐債危機的不斷深化將提升全球避險情緒,市場對金融避險工具、避險資產的需求也將不斷提升;另一方面,與之“不協(xié)調”的是,歐元以及長期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,因債務危機影響而遭遇信任危機,這將倒逼市場尋求新的避險品種。
在這樣的全球局勢下,依托中國經濟的穩(wěn)定發(fā)展,人民幣具有一定避險作用,因此也使其外部市場需求增大。雖然全世界使用人民幣的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(xiàn),但是美元、歐元、人民幣多元化結算的現(xiàn)象卻很有可能出現(xiàn)。到時候至少在東南亞及東歐地區(qū),人民幣將很有機會成為各類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。
從歷史看,發(fā)生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時期,往往也是貨幣體系出現(xiàn)交替或新興貨幣國際化的時期。美元、日元國際化都是如此。危機后,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發(fā)生變化,新興經濟體的政治經濟地位快速上升,這是形成新的世界貨幣格局的有利保證。亞洲地區(qū)一直以來缺少核心的區(qū)域貨幣,危機的爆發(fā)可能會促進亞洲區(qū)域貨幣的產生。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戰(zhàn)略時間窗口,中國應抓住機遇,積極擴大人民幣在全球的影響力。目前看來,人民幣國際化涉及面廣泛,需要清晰的頂層設計和清晰的時間表。
(作者為國務院發(fā)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