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|||||||
人民幣離岸業(yè)務及人民幣國際化近兩年是香港市場熱議的話題之一。23日,出席中國海外投資年會"人民幣國際化與中國海外投資"分論壇的香港金融界專家認為,近年來人民幣離岸業(yè)務及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,但人民幣要大量在境外流通,成為第三方作為貿易、投資結算貨幣乃至儲備貨幣,仍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
高盛集團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哈繼銘說,人民幣國際化近兩年的發(fā)展,有幾個數據值得關注:離岸人民幣支付量、香港人民幣存款及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市場交易的比重。
他說,過去兩年里,離岸人民幣支付量增加了24倍,達到今年6月份的2400多億,人民幣在世界主要支付貨幣中的排名也從兩年前第35位上升到第16位。香港人民幣存款從2007年5月的200多億,猛增20多倍達到現在5000多億。不過,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市場交易的比重排名,去年和5年前一樣,依然排名第20位。
中國銀行(香港)助理總裁朱燕來說,從2009年7月跨境貿易可以使用人民幣之后,這幾年人民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,說明中國經濟不斷壯大,海外活動和跨境貿易、金融活動不斷擴大。
朱燕來說,經過數年發(fā)展,香港離岸人民幣的價格形成機制已經開始市場化,這其中包括香港離岸人民幣的利率市場化。其次,香港和海外沉淀的人民幣資金越來越大,香港離岸人民幣總體流動性比較充裕。再次,香港已經形成逐步覆蓋全球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。
"從這三個基本方面看,過去幾年以香港市場為基礎而發(fā)展形成的基本要素,已經使人民幣國際化具備了可操作性。香港能夠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成為一個開路先鋒,為人民幣走出國門,人民幣國際化做出重要的貢獻。"她說。
如何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
哈繼銘表示,要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,需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:保持經濟穩(wěn)定增長,防止大起大落;需要大力發(fā)展債券市場,進一步放松管制;實現利率市場化,利率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;要在金融企業(yè)層面上大力發(fā)展人民幣境外貸款,包括貸款換資源、貸款換糧食、貸款換技術等,促進人民幣在第三國(地區(qū))之間的交易。
"這樣才能實現'讓人民幣飛',不能到香港來就想著怎么回(內地)。只有讓人民幣飛,才能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。"他說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摩根大通亞洲區(qū)投資銀行副主席方方表示認同。他認為,如果說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是打通香港離岸市場和內地在岸市場,第二步則是想辦法讓第三方接受人民幣。
"人民幣要真正成為儲備貨幣,除了香港和境內流通之外,一定要想辦法讓第三方接受,第三方愿意拿它作為貿易的支付手段、投資的工具或者儲備的工具。"方方說。
如何走到第三方去呢?方方說,這是一個新課題,對所有金融機構而言,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,取決于誰能夠創(chuàng)造出合適的產品、找到合適的第三方來接受并使用人民幣。他認為,中國在推動企業(yè)"走出去"的過程中,隨著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創(chuàng)新的功能,一定能找到第三方的企業(yè)接受并使用人民幣。
人民幣國際化的未來
哈繼銘認為,人民幣要從結算貨幣走向投資貨幣,并最終躍升為儲備貨幣,人民幣本身需要具備三個特點,即安全性、流動性和收益性。
要達到這三"性",他認為中國需要確保經濟不能大起大落;要有足夠的金融工具讓市場參與者能夠迅速完成交易,要有資產池子;資本市場要有各種各樣的產品,讓投資者通過持有資產獲得一定的收益。"在這些方面,我覺得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。"
方方說,他對人民幣國際化涉及的技術和經濟層面有信心。不過,他同時表示,任何貨幣的國際化,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層面的現象,一定要以全球政治、經濟,甚至包括軍事格局的變化作為大背景,才能真正實現讓一種貨幣發(fā)展成為結算貨幣、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。
朱燕來也認為,貨幣問題是一個很大很復雜的問題,貨幣與經濟、金融的發(fā)展息息相關,貨幣發(fā)展應根據一個國家經濟自身的發(fā)展程度、經濟結構、金融市場狀況等來推動。
三位金融專家都認為,如果要預測15年后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,可能性比較高的前景是15年后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,與美元、歐元共存,并主要被亞洲國家持有。(記者 林建楊)